【本文为上方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Facebook以20亿美金收购Oculus的时候,全世界仿佛都看到了VR大潮来袭的样子,国内自然也是欢呼声一片,不少企业都开始投入VR设备的生产,准备在大潮来临之前融入这股洪流之中。在此之前上方网记者采访了不少来自VR企业的高管,他们都表示对VR极度看好,愿意花重金在中国培育早期的VR市场,也都希望能以国人的力量去制定VR行业的标准。
究竟中国企业能否顺利制定VR标准,带着这个疑问,上方网记者对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博士翁冬冬进行了采访。翁冬冬表示,中国企业想要制定VR标准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联合国内的巨型企业,用大企业的力量去与Oculus抗衡,再利用中国独有的互联网地域性,或许可以制定VR标准。
同时,翁冬冬提出了更适合国内发展情况的关键的部分,那就是VR服务。翁冬冬告诉记者,虚拟现实是附着在软件之上的硬件系统,它是互联网的延伸,如果只是单纯做硬件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真正的发展还在于其中的内容服务。“就好像我们现在的手机,真正有价值的是手机里的APP提供的服务,而不是手机本身。”同时,翁冬冬还告诉我们早在几年前北航的赵沁平院士就已经提出了VR+,所以“用虚拟现实去干什么”这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明年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开始考虑这些和服务绑定的应用。
翁冬冬
【以下为采访实录,略有删节】
【上方网记者】:一直以来针对VR的兴起,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慨叹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又在不断质疑。眩晕感使佩戴者不舒适等问题,一直是被诟病的方向,在您看来,何时可以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翁冬冬】:我的看法是到明年的上半年,等Oculus和PSVR出来以后,这个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解决。因为索尼、Oculus在做头盔、VR都有很长的时间,而且这个过程中一直在对产品进行调整。而对于那些小厂来说,他们很难把握好舒适度、晕眩度,因为显示的核心“显示像元”是需要生产线来专门定制的,比如120Hz OLED显示像元,小厂商是没有能力自己做这个的。说到底最后最核心的就是显示器件,而我们国家的OLED、液晶确实和国际大厂还是有差距的,所以说国内厂商最终可能会被在这个地方卡住。毕竟头盔需要的高帧频的小显示器受众特别小,或许国内好多厂家还没有开始做。可能过几年高帧频的产量上来了,会好一点,但是这一两年高帧频的小屏还属于被垄断的状态。当帧频、分辨率、像元本身的品质上去之后,晕眩等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毕竟晕眩的成因很多,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讲晕眩是可以克服的,但是从专业的角度讲只能说可以消减到很低的程度。
【上方网记者】:现在VR硬件设备的指标被不断刷新,例如刷新率、可视角度、延迟等各家VR厂商推出的产品各自并不相同,佩戴时间也仅仅在10分钟以内就会产生不适。从您的眼光来看,这些指标达到怎样的一个水平可以真正让人真正可以沉浸其中?
【翁冬冬】:从用户来讲如果能连续舒适佩戴30-40分钟,大多数的应用就可以使用它了。但是如果说设备本身的参数来讲,很难衡量的。从设备来讲大多数的视场角已经够大了,100度到110度。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如果分辨率的总数是一样的,视场角越大代表清晰度越低,以前考虑这个是按一度角里有多少像素,这个才是比较准的衡量。极限的话可以参考我们的视网膜屏,但是如果视场角大的话,整个画面就非常大了。但是如果画面设计的非常好的话,即使达不到这个参数,也能有很好的体验。如果说现在合理的参数标准,我觉得110度,4K屏,基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上方网记者】:目前整体中国VR业,在我们看来还尚处于跟随美国的状态,您怎么看待中国VR产业,您认为怎样的产品才可以成为中国VR产品的标志?
【翁冬冬】:前几天也聊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的情况并不是特别乐观,尤其是在产品这块。原因是现在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索尼的全封闭模式,一种是Oculus的开放模式,这两种模式都会成功,但是都不太适合中国企业。说封闭,我们国内没有索尼那样巨大的封闭平台,也无法走进索尼的封闭平台。说开放,我们没有Oculus那样雄厚的资金支持,有大量的开发者围绕在他们周围,因为虚拟现实是附着在软件之上的硬件系统,所以一旦Oculus推出VR之后,内容商都会选择兼容Oculus,Oculus就会自然而然成为行业标准,所以两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都很吃亏。这其实也会阻碍中国产品的创新,因为当Oculus成为了行业标准,小众厂商的创新即使再好,但是也会面临没有内容商愿意支持的尴尬局面,结果就是小厂商悲哀的发现创造力被潜在的标准限制住了。
【上方网记者】:那您的意思是国内的厂商没有路可走了?
【翁冬冬】:国内的厂商也有路可走,但是都是被逼的几条路。因为现在国内的厂家基本都是创业公司,背景和基因都很难和Oculus抗衡,所以想要自己做标准很难。但是如果想和Oculus联合,也许也会被Oculus拒绝。所以国内的厂商也只能选择兼容Oculus,兼容的结果就是小厂商没有办法做创新。唯一可能的路,就是和国内的巨型企业联合,因为我们国家相对在互联网上是有独立性的,可能能救中国厂家的就是这个地域性。但也有可能Oculus会跨越这个地域性,因为它也没有一定要绑定社交网络等。但是前几天我看腾讯说也要做这个,我觉得有可能,因为他们都是同一个量级的选手。因为VR是大潮,所以所有的厂商都会来做,就和当年的手机一样,前几年都太多的厂商了,但是最终会赢的都是那些大厂商。
【上方网记者】:就例如智能手机的诞生造就了手势操作一样,您认为针对VR游戏来说,手柄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交互设备,那些非常高科技的双手动作识别输入设备,能否成为主流?
【翁冬冬】:手柄肯定不是一个很好的交互设备,我们之前列了下一代虚拟现实中的几个要素,其中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上肢可见”,就是在虚拟的环境里面你一定要看到自己的手,所以手柄肯定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当然,肢体可见肯定还是需要硬件来支撑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考虑成本的话,上肢可见肯定是交互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如果说现在的话很明显,Oculus出什么,什么就是主流。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一直都分为两种,一种是非接触式的,另一种是手柄式的。非接触式的是通过光学的方式,手上不用带任何东西去操作,但是目前稳定性和操作方法都存在问题。如果说现在做产品的话,那Oculus?Touch还是不错的,它是两个分离的手柄,都有一个六自由度的跟踪器,并且通过手上的按键来进行操作,它的好处就是用户学习成本低,稳定性高。
【上方网记者】:针对于oculus消费版即将在2016Q1推出,您更看好怎样的方式?与手机结合的方式还是头戴式与PC结合的方式,抑或是一体机的方式?
【翁冬冬】:其实无所谓好坏,因为两个产品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像游戏市场一样,有单机游戏,也有手机游戏,这是两个不同的市场,面对的是不同的人群,很难去比较单机游戏好还是手机游戏好。同样的,现在Oculus和手机版的AR/VR是满足不同的需要,比如我们需要体验沉浸度高的、高质量的VR,肯定不可能用手机来达到,只能选择一台非常好的PC。另外一种普及型的、学习型的,或者说大众娱乐型的,这种对极致体验的要求不高,反而对成本要求很高,这种时候手机版的头盔就会有用武之地。所以以后会发展成完全不同的市场,面对的用户、环境也完全不一样。
【上方网记者】:VR的发展处在一个无序自由的发展方向,中国企业的行业标准您认为何时能够建立?
【翁冬冬】:也不是说没有可能的,现在初创型企业建立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刚才说过国内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我们的地域性,这有可能成为制定标准的根基,但即使这样也是需要巨型的企业来做,靠初创型的企业慢慢的积累再来做,会完全赶不上国外的速度。因为如果不在早期去建立标准,那么就会和我们的键盘一样,默认国外的标准。
【上方网记者】:面对现在投资热钱均在关心VR/AR方面,您怎么看待资本的力量?
【翁冬冬】:资本的力量对这个行业的影响会非常巨大,如果有非常雄厚的资本可以投硬件,一旦成功了,收益会非常大,因为这个是平台级的。因为被投资方很少有整合的能力,而投资方是有能力去整合一些大的平台、企业,这是有可能成功的。但是如果投资方只是往一个创业团队扔钱,任他自生自灭的发展,我觉得这就难以发展了。另外,我觉得除了投资VR的硬件,我更看好VR的服务。现在我们的关注点还在于设备本身,但是我们一直在说虚拟现实是附着在软件之上的硬件系统,有什么样的软件和服务就决定有什么样的硬件系统,所以可以说现在的发展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其实它只是现在互联网服务的延伸,所以我觉得以后能够真正成功的应该是VR的服务,比如虚拟现实中的旅游服务、社交服务、游戏等。就好像我们现在的手机,真正有价值的是手机里的APP提供的服务,而不是手机本身。其实投资可以真正去关注一些以后有能力提供虚拟现实服务的一些行业。
【上方网记者】:那您说的这个是不是和互联网的互联网+一样,以后会成为一个VR+?
【翁冬冬】:其实北航的赵沁平院士提出VR+已经很久了,在学术圈子中一直都是这么说的。因为VR只是一个单独的技术,和互联网一样,做互联网技术是赚不到钱的,真正做的好的,是那些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做服务的。所以“用虚拟现实去干什么”,这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明年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开始考虑这些和服务绑定的应用。
【上方网记者】:此前我也采访过一些投资VR方面的基金和CP,他们现在在这一段时期,可能更重视体验店的方式,体验一次收费一次,可以快速回笼资金,但我们核算了一下成本,貌似无法回收成本就会有新品出现,怎么来保证这些体验店的中小商家投资?
【翁冬冬】:建议那些做体验店的中小商家尽量去选择有后续力量的品牌去做体验店,因为VR发展太快,明年可能就普及了,所以选择的品牌如果自己没有研发能力,只是打个时间差做个快销产品,可能做体验店的商家就会被坑。所以一定要选择有研发能力的、可以持续更新产品的,或者对市场更有前瞻性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