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与资本市场新时代 -- 上方网(www.sfw.cn)
当前位置 : 快讯

新三板与资本市场新时代

2017-06-07 08:52 作者: 转载出处:K先生工作室 推荐人:一飞

  

本图片由犀牛之星提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新三板市场的正式名称叫做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国证监会直管下的第三个全国性股票交易场所,法律地位上与沪深交易所是平行的。

  在我看来,新三板市场的功能也是与证券交易所市场一样,首先是一个股份公开转让场所,也是一个公开信息披露平台。

  当然,新三板市场的挂牌准入条件,比IPO上市要宽松很多,这也就使得广大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的企业有机会进入到一个公开市场,通过股票的公开转让和公开的信息披露,获得公允的市场定价,有效降低了投融资双方的信息收集和谈判成本,为企业融资并购创造条件。

  包容性制度设计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引导了要素向真正创新创业企业聚集。

  新三板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并且没有历史包袱的一个新市场。如果说A股的提速叫存量改革,新三板则要做增量改革,两个板块同时在改革,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存量改革阻力更大,增量改革阻力小。

  而且目前这段时间以来的A股二级市场波动情况也让我们更加确信的认识到,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提升直接融资比例的国家大战略中,或许采取稳住存量旧市场(A股市场),发展增量新市场(新三板市场)的方式更务实和稳妥。

  众所周知,我国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有着中小微企业的系统重要性与个体弱势地位并存的特点。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和创新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进入中小微企业的比例却很低 。

  因此有人说我们现在的整个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国情就是:一边是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另一边是庞大的社会资金在寻找出路,“资产荒”和流动性泛滥并存的结果就是资金在近些年都疯了一般的进入了房地产市场,造成了现在的尴尬局面。

  应该说制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既有市场主体的自身因素,更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缺位的原因,而本质是整个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失效所导致的。

  我们传统的资本市场并不包容中小微,特别是新型创业企业。因此很多人也开玩笑说现在的创业板准确的说是创业成功展示板,完全偏离了支持真正创业企业的设立宗旨。

  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而现实情况是目前包括创业板在内的A股交易所市场只支持了(或者说只能支持)利润3000万以上的成熟企业,而海量的成长期企业在新三板市场出现之前都很无奈。大量直接融资需求已成刚需,无法进入正版市场,不得不另辟蹊径,盗版市场就此泛滥,系统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另外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代表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的行业一定都是以人为核心的行业,普遍都是轻资产行业,连能够抵押的资产都没有,传统银行金融体系更是不支持这样的行业。

  而恰恰科技创新创业的风险特征不同于成熟型产业经济行为,必须高度依赖资本,因为靠自身的积累和银行贷款往往是不现实的。只有形成比较完备的资本投资机制以及相配套的中介服务体系,才有可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进而增强整个经济的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想这也是硅谷神话最本质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三板市场的出现完善了与中小微企业特性相适应的风险投资体系及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最大改革增量,也是最新的创新变量。新三板已经突破了以往的行业属性、业态模式、规模体量、盈利亏损等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常见制约因素,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交易定价难等问题,真正实现了把融资的自主权交还给企业,把投资的决策权交还给市场。

  我相信,伴随着新三板的持续完善和发展,一大批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潮流的挂牌企业能够在这个市场,相比未挂牌公司在融资价格和效率上更有优势的募集到资金,进而发展壮大,最终完成产业升级换代。钱,或者说资金,永远是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的最直接推手和动力。

  因此总的来说,以新三板市场为代表的公开直接融资体系的建立,对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新经济的发展是极度重要的事情。

  据统计,截止2017年4月底,挂牌公司合计11,113 家,总市值3.52万亿元,覆盖 19个大类行业;中小微企业占比93%,高新技术企业占比57%,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合计占比68%。2016年完成2600多次股票发行,融资总额1390亿元,平均单次融资接近5000万元。融资1390亿,使挂牌企业的平均负债率下降了1.89个百分点,整个挂牌公司的杠杆率迅速下降、财务结构明显改善。

  除了资金,新三板还支持了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在中小微企业的聚集。据不完全统计,光16年就有715家企业实施了股权激励,有核心员工持股的公司增加至1471家。累计有122家挂牌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和收购兼并,交易金额达到247亿元。

  另外,2016年年报统计显示79.19%的挂牌公司实现盈利,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5%,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79.63%。净利润超过1亿的有150家,净利润在3000万以上的公司有1098家。

  改变和改善了私募股权投资的生态环境和运作模式,有助于引导早期资本形成。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一面,是投资难、定价难、退出难,看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要从融资方看,也要从投资方看。我们观察到,新三板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中小微企业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对以创投基金等为代表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新完善“募、投、管、退”具有重要意义。

  新三板包容的准入条件、明确的挂牌预期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一方面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了退出渠道和投资估值的参考,推动改变过去创投和PE都做Pre-IPO项目的状况,引导投资阶段前移;另一方面新三板海量挂牌企业的特性,以及对公众公司持续规范信息披露的要求,有助于改进投资信息收集条件和投后管理,为私募投资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标的,也带动了资金募集。

  积极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鸿沟,助力提升金融协同效应。

  我们观察到,实践中中小微企业不但类型多元,而且需求多元。目前,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双创,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和开展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方案。

  但总的来看,各类金融机构信息独立、服务独立,服务分割化、碎片化的现象较为突出,整体上金融体系协同效应还不是很强。目前围绕着新三板,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已经探索深度合作。

  据公开资料显示,股转系统已与33家商业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合作银行研发推出了七十余款针对挂牌公司的专属金融产品或服务方案。年报显示,依托新三板,2016年共有5771家公司通过专项金融产品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4871.27亿元,9459家公司获得政府补贴206.86亿元。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机构等围绕新三板探索发展出了“投资先行、投贷联动”、“银证联动”等服务模式应该说创新是新三板的永恒基调,也是其生命力所在,新三板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然而总的来看,新三板相比A股市场而言是一个创新的产物,这个市场从诞生的那刻起就肩负着探索中小企业对接公开资本市场可行途径的重任,应该说在探索的道路上,新三板才刚刚起步,扩大试点到全国不足四年,市场制度规则的建设、制度效应的释放、市场监管的完善将是一个持续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市场各方参与主体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特别是最近两年以来,大家看到市场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整个市场情绪也很低落,但是我认为很多问题其实都属于成长中的烦恼,市场参与主体无需过分担忧。看待新三板需要新眼光、新思维,不能掉进传统思维里,不然怎么看都觉得怪。从另外一方面说,由于新三板市场已经足够大,试错成本提高,因此证监会和股转目前推出政策也更加趋于谨慎是可以理解的。

  在经历了政策寒冬的2016年,2017年的新三板市场推出新政利好其实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从年初2月10号证监会主席的讲话,到2月17号A股再融资规模被严格控制,李克强总理在二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还专门强调了“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第一次用“新三板”直接替代此前经常使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概念,并且与创业板并重等等。

  当然,大家都说之前领导讲话也不少,为什么我感觉这次就会有点不一样呢?的确并不仅是因为领导喊话了,而是一方面实体经济不景气,一季度虽然经济指标看似可以,但是可能主要还是周期性的,更多依靠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等拉动,实体经济走出困境,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

  另外随着年报审计的结束,监管决策部门会发现IPO排队企业越来越长,就算保持每周10家的超快发行速度,企业从排队到最终IPO还是需要至少一年多的时间,而且光靠A股市场承受能力有限。正如我前面所言,现在的A股市场无法解决真正创业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系列综合因素都会倒逼新三板市场改革措施的出台。

  因此我认为,2017年依次可以期待的相关利好政策包括: 新三板大宗交易平台的推出;新三板集合竞价交易的推出;公开发行制度 ;投资者门槛的适当降低、精选层征求意见方案的推出等,从而新三板市场真正成为刘士余主席口中的中国资本市场另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讲了这么多,那么新三板市场对于我们在座的中介服务机构和一般投资者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看到,在一路的起伏和质疑中,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新三板市场却已经悄然成长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基础性证券市场,目前挂牌企业数量达到了近一万二千家。不仅仅数量多,但是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新三板市场的快速发展正是中国大规模资产证券化浪潮到来的一个印证。大陆境内至少1500多万家中小民营企业,GDP全球第二,仅仅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远远不足以代表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中国应该有万家以上的公众公司,这些公众公司流动性改善,估值提升,才能匹配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

  在新三板之前,券商投行业务只对那么3000家公司提供了供给。现在有了新三板之后,有一万多家中小企业需要投行资本服务,可能三年之后这个数字是三万家。新三板市场激发了企业资本运作的需求。而这些中小企业又恰恰是普遍缺乏最基本的资本运作认知和实践。

  新三板这个新兴海量市场一定会孕育出各种优秀的市场化服务机构。

  首先就资本市场传统主角持牌券商投行业务而言,由于狭义的新三板投行推荐业务并不是一个暴利市场,甚至不是一个赚快钱的市场;这点与传统IPO等高毛利率通道业务完全不同。

  应该说新三板对于大型券商而言只是一个入口,链接了国内过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一个入口,后面是融资并购、做市交易,甚至包括资产管理等等一条很长的业务链条。这一切使得券商必须思考,努力实现通道制投行向交易型投行转型,从原来以项目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运作转变,从生产线向产业链转变,从单一赚取通道收益向纵向挖掘客户长期持续价值及横向扩展多元化价值增值转变。

  这种模式下,由于更看重的是引进的基础资产质量和持续成长性,看重的是单一客户对整个产业链价值贡献度;在项目拓展上,从过去的“Hunter(猎人)”业务拓展模式转变为“Farmer(农夫)”模式,在重点区域,深耕细作,服务客户。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全市场持牌券商数量有限,人员精力有限,总体还是难以满足海量已挂牌公司和拟挂牌公司需求。另外行业垄断这个壁垒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金融创新的能力,传统持牌券商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创新者窘境和机制体制等各方面的问题,能否很好的适应完全市场化的新三板市场有待深入观察。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新三板市场第三方中介服务乱象丛生,参差不齐。很多所谓的新三板资本服务机构,利用信息落差、知识落差、理念落差,给新三板公司推荐各种不靠谱的资本方案。

  因此,我认为这块服务市场未来潜力巨大,新三板市场急需一批真正具备专业能力和具备高度市场化机制的新型精品投行出现。

  我相信投行服务的“颠覆”一定是从低端开始,新三板业务就是这样的所谓低端业务。一些“小而美”的市场机构可以在这个接地气的市场,通过最灵活市场化的机制来更好的实现创新,给客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让企业体验到投行服务应有的本质。

  而对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而言,新三板更是拥抱早期创业公司的机会,也是面前的十年一遇的掘金新机遇。过去一般个人投资者找Pre IPO企业很难,想投资的门槛也很高,但是现在有了这个公开交易市场,特别是做市的企业,理论上你想买就能买到(虽然量不大)。

  大浪淘沙,新三板挂牌公司里至少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企业是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有近千家的企业成长性远远好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最近16年的新三板公司年报集体业绩亮相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说几年来新三板经历了“积数成气,积气成势”的过程,目前趋势已经形成,我们需要做的是顺势而为之。

  接下来的岁月里,有识之士能否实现资产配置从房产到创业企业股权的转移,需要的是眼光和勇气!

  最后我想说的是:

  中国资本市场自从刘主席上台以来,证券市场迎来了监管风暴,一夜之间仿佛只剩下了大棒而没有任何的胡萝卜,很多市场从业人员都觉得很悲观。

  而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恰恰是“正本清源机遇现”。 新三板通过监管第一课,通过对股东占用资金的清理等,进一步规范了市场,提升了信批质量,为下半年利好政策的出台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打扫好屋子才能迎客。

  届时随着新三板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纳斯达克市场建成可以期待。而我们都将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更是参与者!


一站关注,多维度进入移动游戏圈
上方网: sfw-2012
上道: shangdaowx
小伙伴招聘:xhbzhaopin
爱链客: izhike2012
相关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