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上方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的朋友圈有游戏玩家的话,那么一定被《魔兽》电影票刷过屏,这部由知名游戏《魔兽世界》改编而来的电影,从6月7日零点上映开始就在中国电影市场一路飘红,首映票房超过了5000万元,首日票房2.5亿元,上映第五天票房超10亿元。据猫眼的数据,上映十天,《魔兽》票房已经累计到了11.8亿。
如此强劲的势态一扫近几个月电影市场的低迷,而在《魔兽》电影之后,游戏改编电影(下简称“游改电影”)便迅速崛起,《刺客信条》《我的世界》《保卫萝卜》等等游改电影层出不穷。然而,国内两大优势娱乐产业的有机结合,所创造出来的衍生物究竟是保值品还是增值品呢?这两个红利行业拥抱在一起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网游改编电影蔚然成风
近期,与《魔兽》电影票房一样直线上涨的还有厂商游戏改编电影的欲望。并且随着这股欲望的上升,不少的游戏已纷纷确定改编消息。资本入驻的步伐也在悄然继续。前畅游CEO王滔携手《大圣归来》制片人路伟成立了中影游。巨人网络宣布成立巨人影业并开启《征途》电影筹备等等市场资本相继入局。数一数今年入驻影视的游戏巨头,腾讯、网易、游族、完美、巨人,阵容十分强大。而在这一批巨头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闪闪发亮的端游IP。
虽然目前已有不少的游戏厂商明显入局影视,并且也已确定改编旗下端游IP,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魔兽》电影的成功或将难以复制。游戏厂商在改编自身端游IP之时,同样需要密切的关注市场,在改造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游戏玩家的感受,同时也要吸引非游戏玩家的消费。希望,未来影游联动模式的成熟能够带来更多有趣的电影,也希望游戏厂商的影视之路能够更加的平稳顺畅。
原文链接:http://www.sfw.cn/xinwen/485443.html
魔兽“游戏优则影”对当前的游戏IP意味着什么
虽然在着名评论网站Metacritic上,游戏改编电影《魔兽》初期被四份评论集体差评,得到了平均29的评分。但对于执着的粉丝来说这并不是问题,目前中国方面,《魔兽》的预售票房已经超过1.2亿元,零点场也超过了2778万元。这部即将上映的电影还有更厉害的地方,它甚至影响到了中国A股——华谊兄弟、美盛文化、美邦服饰等多支相关股票都在上周随预售票房应声而涨。
从以上的两极分化可以看出,魔兽这个极具影响力的游戏IP,至少在中国电影市场靠粉丝情怀就能撑起票房。而且除了《魔兽》以外,越来越多的游戏IP改编电影在今年集体发力:已上映《愤怒的小鸟》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随后还有《水果忍者》、《俄罗斯方块》、《刺客信条》等多个游戏IP都开启了电影计划。另外,游戏界的老牌大厂任天堂日前也宣布正在与几家电影制作公司洽谈,准备提供旗下角色版权并参与制作。
可以肯定的是,当前的游戏改编电影趋势已不再仅局限于“影游联动”,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打算进一步将旗下游戏IP升级成为泛娱乐IP。
在当前注重IP联动和粉丝情怀的泛娱乐大潮下,游戏IP逐渐从电影营销的附属噱头转变为IP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开始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实现IP的泛娱乐化。
原文链接:http://www.sfw.cn/xinwen/485034.html
影游联动提升变现空间还需打好组合牌
2015年,一部因电视剧热播而被改编成游戏的《花千骨》曾让发行方爱奇艺赚了不少钱,第一个月的流水就达到了2.5亿元,看似光鲜的市场表现背后,也受到了影视剧热播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人气迅速升温;但随着影视剧的下线,游戏的热度也会随之消退。为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IP潜在价值的挖掘与用户关系的重塑已经成为关键。
IP是粉丝造就的,背后有一批对IP充满情感、文化和消费认同的人群,所以IP的不断演进是粉丝群体对IP的不断迭代和推动。同样,未来影游联动的运作方式,会更依赖于粉丝的力量,粉丝创造将给游戏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影游产品的突破口或集中在更为新颖的按需定制方面。基于FP的大趋势,粉丝从最初就能成为游戏产品的投资人、制作人和传播者,最终成为消费者,是一个C2B2C的完美闭环。也就是说,粉丝既是游戏的消费者,也是游戏的制作人。游戏产品的研发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倾听粉丝的声音、融入粉丝创意,将为游戏玩法创新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无论是粉丝创造,还是玩法创新,最终都会在游戏品质上得以体现。持续性变现的前提就是给用户创造一个良好耐玩的游戏体验,不断采纳用户的反馈,持续优化产品,增强粘性。
现阶段许多公司都试图将文学、影视、动漫与游戏相结合,使之连接得更为自然,创造IP价值实现的最大化。而这种连接,是一个需要高度契合与引流的过程,以工匠精神打造游戏产品,同时加大宣传推广的配合力度、增强粉丝的代入感、引发受众的情怀归属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最终形成粉丝主动且持续付费的意愿。可以预见,未来游戏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将是粉丝创造、玩法创新与品质提升等多方面综合发力的结果,多维度打造的组合牌将使持续性变现成为可能。
原文链接:http://www.sfw.cn/xinwen/485535.html
中国电影市场崛起 或是游戏改编的救命稻草
游戏产品如何进入电影市场,这是游戏人和电影人公关多年却一直苦恼的课题。1993年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开启了游戏电影改编的晦暗之旅。直到《古墓丽影》票房破亿,这种局面才有逆转之势,可惜《古墓丽影2》继续失利,三部曲夭折。随后《波斯王子》《寂静岭》《街头霸王》和《最终幻想》等均未能冲破影市的关隘。
业内把新一轮游戏改编的火力都集中在了剧情上。还有一个要素不可忽视,那就是中国影市的崛起,越来越多好莱坞大片中国市场的业绩超越本土。以2014年的《极品飞车》为例,7000万美元制作成本北美仅收4000多万,本该又是一个赔钱货典范,结果却因中国票房的燃爆柳暗花明,在全球范围内卷走了两亿美元。
《魔兽》成为票房最高的游戏IP改编已成定局,不少人甚至畅想会超越《美人鱼》问鼎中国票房冠军。就目前的反响来看,《魔兽》并非不具备这个潜质,种种迹象表明,《魔兽》在中国,已然不局限于游戏改编电影的范畴,而是与超级英雄大片比肩的议题。当下的中国电影尚还无法看世界,但世界电影都在看中国,也算是件赏心乐事。
不管《魔兽》剧情能否让游戏迷之外的受众都满意,个人还是希冀《魔兽》在中国能够大成,毕竟游戏改编的死穴不是《魔兽》一家命题,此关隘一旦冲破,不仅对好莱坞游戏电影是逆转性的稻草,对中国本土游戏电影的改造也是一片利好。
原文链接:http://www.sfw.cn/xinwen/485401.html
写在最后:
电影改编是从平面到立体,从文字到影像化,便于发挥,而游戏到电影则是从一个足够立体的影像到另一个影像,你要足够还原,那其实就不太适合大银幕的特点。
不过影游联动从来不缺乏前仆后继者。尤其是国内的企业比较积极。
我们可以把国内过去的影游联动解读为四个关键词:网络游戏、 单机游戏、电影、电视剧。
可以看到,从游戏到电视剧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不论网络游戏还是单机游戏,其要考虑游戏性,就必然是“多角色、多线、多视角”的故事结构,尤其是网游,故事还必须松散而不能聚焦,否则会影响网游世界的开放性,这同电影需要在两个小时内给观众提供深度体验的天性是相悖的,反而电视剧就比较容易同游戏结合。
时至今日,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在谈跨界融合的背景下,这个话题变成了一个关于“大IP如何孵化的话题”,意义就不一样了。
过去,游戏制作公司和电影制作公司处于垄断地位,但是在今天,在内容生产门槛高度降低,传播渠道高度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创作一个IP,如何基于创作的IP做影游联动,也就是尽可能把内容做横向延伸,建立体系上的竞争力,已经是个趋势。
简单来说,垂直或者专精的产品应该是一个个独立的工作室承担的任务,大公司未来的生存方式还是大,但这个大不是产品的规模化,而是立体化。大公司未来的竞争力不一定是制作资源,而是整合资源。
【责任编辑:飞仙】
栏目简介:《目光》是上方网推出的一档全新专题栏目,围绕行业最热话题精选多篇原创文章组成一个专题,专题汇集每周最新行业新闻,展示最新行业动态。
每周的星期五新一期的《目光》将为您提供最IN的手游行业信息,让您从一个专题中了解整个行业的走向!
推荐阅读:
目光》:手游CP发展受困 二次元成“高能”蓝海市场 78期
http://www.sfw.cn/xinwen/484923.html
《目光》:“痴迷”出海的手游公司 怎样防止“打水漂”77期
http://www.sfw.cn/xinwen/484544.html
《目光》:跟风易创新难 中小游戏企业如何破局 76期